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该如何解决?
2025-07-23西安资深经济合同纠纷案件律师
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该如何解决?
当合同当事人对于合同条款存在不同理解时,首先应当基于诚实信用原则进行友好协商,力求达成一致意见。如果协商未果,根据法律规定,可以采取以下几种方式解决争议:
1.申请仲裁。如果合同中约定了有效的仲裁条款,任何一方均可向约定的仲裁机构提出仲裁请求。
2.提起诉讼。没有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情况下,可通过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解决争议。
3.根据具体情况,还可以考虑聘请专业调解人介入协助双方达成和解。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第一百二十八条:当事人可以通过和解或者调解解决合同争议。当事人不愿和解、调解或者和解、调解不成的,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仲裁机构申请仲裁。涉外合同的当事人可以根据仲裁协议向我国仲裁机构或者其他仲裁机构申请仲裁。当事人没有订立仲裁协议或者仲裁协议无效的,可以向人民法院起诉。当事人应当履行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仲裁裁决、调解书;拒不履行的,对方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执行。
合同解除条件达成后如何操作?
当合同解除条件达成后,双方当事人应当按照法律规定和合同约定的方式进行操作。需要确认解除条件是否确实已经成就,这通常基于合同中明确列出的解除条款或法定解除情形。一旦确定了解除条件已经满足,接下来的步骤包括但不限于:通知对方解除合同、协商处理后续事宜(如财产返还、损害赔偿等)、以及必要时通过法律途径解决争议。
相关法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五百六十五条
当事人一方依法主张解除合同的,应当通知对方。合同自通知到达对方时解除;通知载明债务人在一定期限内不履行债务则合同自动解除,债务人在该期限内未履行债务的,合同自通知载明的期限届满时解除。对方对解除合同有异议的,任何一方当事人均可以请求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解除行为的效力。
当事人一方未通知对方,直接以提起诉讼或者申请仲裁的方式依法主张解除合同,人民法院或者仲裁机构确认该主张的,合同自起诉状副本或者仲裁申请书副本送达对方时解除。
面对合同条款理解不一致的问题时,建议优先选择沟通协商的方式来寻找解决方案。同时也要注意保留好相关证据材料,以便在必要时能够依法维护自身合法权益。